他只是供水集团的一名抄表工,但是他和他所街拍的照片却登上了时代周刊的网站,他就是刘涛。他工作和生活于合肥,长期拍摄合肥街道人文日常生活。
5月17日下午,“大湖名城、环巢湖24h”——宝业东城广场2015合肥第二届全民摄影季第三场大师论坛在宝业东城广场举办,刘涛带着他的街头摄影作品来到现场,为市民开展主题为《看见平凡中的不平凡——摄影给生活打开了一扇窗》的讲座,让市民对摄影又有了一次崭新的认识。
供水公司抄表工爱上街拍
刘涛是土生土长的合肥人,家住周谷堆对面的风和园小区。小学和初中就读于巢湖路小学和合肥七中,2000年从合肥十六中高中毕业后入伍。在上海当了两年武警战士,退伍后进入位于现滨湖区内的供水集团巢湖水源厂当电工。2007年水源厂停工,刘涛从此成为抄表工。
他出生于普通家庭,父母都是下岗工人。父亲早年从银河大厦买断工龄,在合肥火车站当保安直至最后退休。母亲从淝河饭店买断工龄后,一直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食堂帮忙。
刘涛的自述是:“上班拿个铁钩子抄水表,下班拿个铁盒子扫街,只想给灵魂一点点安慰。我无法改变命运,但我依然对未来充满幻想。活在街头摄影里的时候,就可以让自己忘却生活中的烦恼。”
2010年,刘涛开始喜欢上摄影。没有机会旅行拍摄风光片,他就学习国外街拍摄影师,工作之余用相机捕捉城市街头场景。他的第一部相机是仅值3000多元的小型数码相机,简陋到没有变焦功能,只能靠移动脚步来调整镜头。直到一次街拍不慎丢失,刘涛才换了现在这部价值5000多元的新机器。
短短四年,凭着这两部“业余级别”的相机,刘涛拍摄了两千多张街拍作品,传到网上后,不断收获好评,令他信心大增,“终于找到了存在感。”刘涛说自己一开始只想“拍到五六十岁的时候,积累些照片办个展览”,但万万没想到梦想提前20年实现了。
街拍作品也需要创意先行
在本场大师论坛的现场,许多市民和摄影发烧友对于刘涛都是慕名而来。作为合肥本土著名的街拍摄影师,刘涛目前已经参加过多场国内国际的摄影展,也到台湾去开过讲座,这些经历让市民和摄影发烧友十分羡慕。
刘涛在本场讲座上带来了他之前所拍摄的街拍作品,给现场的市民和摄影发烧友进行了展示和讲解,许多诙谐幽默的照片令现场的市民频频笑出声来,大家对刘涛所街拍的作品十分认可,在刘涛的照片中,大家看到了自己身边的场景和人物,也感受到自己身边的生活原来也是那么的丰富多彩。
有学者在网上看过刘涛几乎全部作品后说,刘涛的作品技术不难,甚至可以说他没什么技术,但他有天才的构图感觉;更了不起的是他完全没有那种自上而下“俯视”生活的所谓“高度”,他来自生活本身的幽默感和同情心,完完全全就是和老百姓站在一起的,这在大师横行的当下是最难能可贵的。
刘涛的作品,妙趣横生,意味深长。在本场大师论坛上,很多市民想知道他的作品究竟是怎么拍出来的。刘涛为大家介绍说,他是创意先行。多看、多想,少按快门。很多时候就像一个不动声色的导演,让不知情的“演员”按照自己的想法表演小品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xuanmeishe.net/guide/4954/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